如何解決農村電商“農味”不濃問題?
[ 時間:2017-04-25 08:25 點擊: ]
據報道,農村電商存在工業品下行易、農產品上行難的問題——能幫助村民買到更物美價廉的商品,方便了群眾,但豐富的特產、優質的農產品卻難以賣出去,農民掙不了錢。農村電商與助力農產品銷售、實現農民增收致富的初衷相距甚遠,存在“農味”不濃的問題。
既為農村電商,其意還在于解決農產品的供需問題,在滿足農民基本網絡購銷需求的同時,承擔紓解農產品銷售難之責。2015年11月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頒布了《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》,將電商扶貧正式納入了精準扶貧舉措之列。
國家《電子商務“十三五”發展規劃》數據顯示,2015年底全國電商及相關從業者達2690萬人,預計到“十三五”末將達5000萬人。據《中國新農人報告》,從事電商的新農人已經超過100萬人。另據各大電商農村電商數據,2014年以來因為電商而返鄉的青年超過50萬人。這期間,不乏助農增收的經典案例。
不正視這些成績,就會抹殺電商行業所作出的巨大努力,也會讓“農味”不濃的提法,引發輿論的反感。雖然相比于農村的現實和農民的需要而言,農產品的銷售難問題,并沒有因為農村電商的存在而得到根本性緩解,依然任重道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不過,更應看到的是,造成農村電商“農味”不濃的主要原因,并非電商逐利之下的責任缺失,而是長期的二元結構之下,城鄉之間、工農之間存在的巨大差異。相比于城市化、工業化所形成的完備體系,以及自上而下、自城而鄉的巨大優勢,長期處于劣勢和弱勢狀態的農產品銷售難,僅靠農村電商無以解決,也無法在短期內讓其“農味”十足。
物流、信息流的互動,離不開基礎設施的配套和上下產業鏈條的建設。具體來說,農村電商發展面臨諸多瓶頸,首先最突出的是受傳統交易模式的影響,農民的網絡意識和電商素養不強,缺乏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。其次,農村基礎設施薄弱,交通不便影響了物流的發展,在眾多老少邊區和落后地區,既不通公路,也不通水路,更沒有飛機,農產品又何以運得出來?更何況,相比于工業品成熟而完整的產業體系,農產品若沒有進行深度加工,鮮活性就成了最大的制約因素。此外,農村電商人才缺乏是一大羈絆。電子商務需要從業者除了懂電腦,還應懂管理、善交流、會經營,除了保障日常運營,還得專業化開發市場,若沒有較為優厚的政策扶持,難以形成氣候。
農村電商“農味”不濃是個大問題。破解農產品上行難的困局,應當先厘清責任邊界,才能避免把公共責任與市場行為混為一談,或者把企業責任與政府公共責任等同起來。作為一個體系性問題,解決農產品銷售難、農民增收難的短板,需要充分發揮市場決定和企業參與的作用,同時輔以政府引導和帶動,如此才能真正形成合力,解決農產品“賣難”問題。
既為農村電商,其意還在于解決農產品的供需問題,在滿足農民基本網絡購銷需求的同時,承擔紓解農產品銷售難之責。2015年11月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頒布了《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》,將電商扶貧正式納入了精準扶貧舉措之列。
國家《電子商務“十三五”發展規劃》數據顯示,2015年底全國電商及相關從業者達2690萬人,預計到“十三五”末將達5000萬人。據《中國新農人報告》,從事電商的新農人已經超過100萬人。另據各大電商農村電商數據,2014年以來因為電商而返鄉的青年超過50萬人。這期間,不乏助農增收的經典案例。
不正視這些成績,就會抹殺電商行業所作出的巨大努力,也會讓“農味”不濃的提法,引發輿論的反感。雖然相比于農村的現實和農民的需要而言,農產品的銷售難問題,并沒有因為農村電商的存在而得到根本性緩解,依然任重道遠還有很長的路要走。不過,更應看到的是,造成農村電商“農味”不濃的主要原因,并非電商逐利之下的責任缺失,而是長期的二元結構之下,城鄉之間、工農之間存在的巨大差異。相比于城市化、工業化所形成的完備體系,以及自上而下、自城而鄉的巨大優勢,長期處于劣勢和弱勢狀態的農產品銷售難,僅靠農村電商無以解決,也無法在短期內讓其“農味”十足。
物流、信息流的互動,離不開基礎設施的配套和上下產業鏈條的建設。具體來說,農村電商發展面臨諸多瓶頸,首先最突出的是受傳統交易模式的影響,農民的網絡意識和電商素養不強,缺乏參與的主動性和積極性。其次,農村基礎設施薄弱,交通不便影響了物流的發展,在眾多老少邊區和落后地區,既不通公路,也不通水路,更沒有飛機,農產品又何以運得出來?更何況,相比于工業品成熟而完整的產業體系,農產品若沒有進行深度加工,鮮活性就成了最大的制約因素。此外,農村電商人才缺乏是一大羈絆。電子商務需要從業者除了懂電腦,還應懂管理、善交流、會經營,除了保障日常運營,還得專業化開發市場,若沒有較為優厚的政策扶持,難以形成氣候。
農村電商“農味”不濃是個大問題。破解農產品上行難的困局,應當先厘清責任邊界,才能避免把公共責任與市場行為混為一談,或者把企業責任與政府公共責任等同起來。作為一個體系性問題,解決農產品銷售難、農民增收難的短板,需要充分發揮市場決定和企業參與的作用,同時輔以政府引導和帶動,如此才能真正形成合力,解決農產品“賣難”問題。
來源:上海強生搬場運輸有限公司
下一篇:如何將物聯網發展引入“快行道”